丁香芬芳

教学东楼与丁香辉映。

文化长廊

长廊远景

文化长廊

土木结构,青瓦彩画。

校门

为古典式建筑,古朴而大气。

美丽校园

学校主教学楼,为交角形建筑,空间大,采光好。

希望广场

请教学楼前希望广场,由喷泉、花坛和草坪组合而成中间为圆,四面“大”字分开。

代县政府副县长李学宇莅临代县中学高中部调研

​​图为李学宇副县长通过高三监控观察各班学生学习状态 1月5日,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学宇莅临代县中学高中部调研高考备考情况。​图为高三年级主任宋美英向李学宇副县长汇报工作 李学宇副县长在代县中

代县中学举办践行师德规范专题讲座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师德规范为进一步巩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果,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代县中学于5月9日特邀党校教务主任薛文斐开展了主题为“爱岗敬业,不忘初心——践行师德规范”的专题讲座,校长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焦献平在2012年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

焦献平在2012年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

2012年12月21日 11:11:00 来源:山西省代县中学校 访问量:623

 

 

在2012年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
焦献平
(2012年12月19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全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县(市、区)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的投入,使我市高中教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十一·五开始,全市普通高中教育从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和谐校园建设等四大方面下功夫寻求突破。实践证明,我市高中教育以四大建设为突破口,整体的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步入了新的发展提高阶段。
一、近年来高中教育的主要工作及对高中教育的基本判断
(一)主要工作
1.高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从2008年开始,结合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开展,在全市高中学校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高中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忻政办发(2008)165号文件”,明确了每个学校建设任务和工作要求。从2008年到2010年,每年的全市教育工作会,把高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年度任务列入当年的教育重点工作考核项目,市教育局对这项工作每年进行专项的督导检查以推动落实。到2010年全市高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9.92亿元,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其中17所学校进行了整体改造。通过三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市高中办学条件迈上了新台阶。
2.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针对全市高中教师补充快、数量多、青年教师多的现状,近年来重点抓了教师的培训。从2008年暑假开始连续4年,以市大规模的组织高中教师的暑期培训, 4年暑期共培训教师5780人次,主科专任教师人均达到两次,参加远程教育培训的达到3934人次,参加市级学科短期培训达到2万余人次,送到北师大培训的骨干教师600余人。培训使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了解了教育发展新的方向,提高了新的教学能力,使全市高中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3.教、学、研、管水平不断提高。以高中新课程实验为契机,强化教学改革的力度,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变革,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为高中课堂教学的新标杆,教学上引入新手段,课改以来,全市高中学校迅速普及了多媒体教学,班班通、堂堂用已经成为常态化。集体备课、校本教研、专家引领,成为教研的主要手段。多数高中学校改革了传统教研模式,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管理有了新变化。学校内部管理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化,各项管理制度充实、更新、完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等课程受到普遍重视。学生综合发展报告成为一项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教育行政管理更加规范,由传统的行政管理转变为教育主管部门引领,学校自主发展,形成全市比较发展的平台及共同提高的管理模式,凝聚全体学校力量。引导学校科学定位,找准发展目标,提出任务,规范办学,教育行政管理呈现出和谐有序的良好局面,从而激发了高中学校的办学活力。2006年开始到2010年底结束,以市教育局组成专家组对35所高中进行了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估,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促动了县级政府对高中教育的重视,提出了影响高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高中新课程实验开展以来,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上进一步强化了以市引领的力度。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以市组织全市普通高中,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示范教学双周活动。校级示范活动,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每人上一节示范课,同科教师全体评课议课,在校级活动的基础上每校每学科推出代表本校水平的优质课,参加市里的示范课评比活动。两年参加市级示范教学活动的讲课教师达350余名,参加听课、评课的教师3000余人次,从省内外聘请的评课专家20余人。2011年组织两年示范教学一等奖老师进行巡回示范教学,从而推动全市课堂教学的改革。
4.和谐校园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学校的体质特征是文化,学校的根本价值是文化的存在。文化引领高中学校发展,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从地域文化的积淀中、学校办学的历史中提炼校园文化的精髓——校园精神,用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凝聚师生,用先进文化引领师生精神生活,成为各高中学校提升办学品位的新追求。忻州一中从悠久的办学历史中提炼形成了勤、真、敏、爱的办学四字真言,范亭中学确定“以范亭精神育人”的办学理念,忻州田家炳中学形成了“行动、责任、细节”的校训。以文化立校的思想成为广大校长办学的新追求,树人重德,养志成才由理念到实践成了育人的不二选择,校园文化由扬弃传承到创新发展、使得高中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
5.四辅三考引领全市高考备考。从2006年开始,市教育局把强化高三教学研讨,提高高考达线率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不断研究和适应高考的新变化、新发展上以市引领高中学校的高考备考工作,逐渐形成“四辅三考”的模式。四辅即对每一届高三年级全体代课老师以市进行四次学科辅导。第一次在11或12月份,聘请全国知名专家针对上一年高考试题进行分析、讲解、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强化知识体系的落实;第二次辅导在每年的2月中旬,请全国专家和本市骨干教师针对一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学科教学指导;第三次辅导在3月中旬,结合高三教学进入专题复习阶段,聘请名师就学科教学的专题复习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把握高考的方向;第四次辅导在每年的四月底,主要是信息交流,摸准当年高考的脉搏,强化5月份的针对训练。三考即针对高三复习全体学校参加的三次校际联考,考试紧紧围绕近年高考的要求进行,考后进行全市的学科集体教研,重点是分析考试发现的问题、原因、解决的思路。通过四辅三考和考后教研,使每个学校高三年级跟上全市高考备考的工作节奏,增强应考的有效性教学。6年来的实践证明四辅三考高三教学模式对解决高三教学存在的问题,校际比较分析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解决了各校单打独斗,力量不足、水平有限的不足,从而提高了全市高三教学应考的总体水平。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以“四辅三考”为载体的指导高考备考的一整套做法。被全市的高中学校认可。
(二)主要变化
十一五以来的六年,是忻州高中教育快速发展提高时期,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布置,使得高中阶段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2006年我们提出了:反弹琵琶,高中教育为龙头,以高中教育的发展提高带动全市基础教育的提高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忻州高中教育“一条路子三步走”的目标。一条路子即:走内涵发展的路子,三步走:第一步用2-3年的时间实现全市高考在全省位次的前移,摘掉倒数第一的帽子。第二步:用6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高中教育整体提高,主体凸显,到2012年达到全省中游水平。第三步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高中教育规模适中、质量较高、发展协调、管理规范、适应社会需求的目标。到2016年达到全省先进水平。现在总结我市高中教育6年的发展,应该说忻州的高中教育有了较大的变化,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变化之一:高中教育基本实现了规模适中、发展稳定、主体凸显、品牌鲜明,高中教育步入了良性发展的新阶段。全市高中学校34所,年招生2.2万人,基本实现普职招生1:1,专任教师4026人,在校生62699人。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较好的适应了社会需求。省级示范高中8所,年招生8500人,在示范高中就读的学生达到38.63%,超过了全省35%的平均数。市直高中和县(区)一中构成了忻州高中学校的主体,忻州一中、忻州田家炳中学、忻州实验中学、师院附中、原平范亭中学、定襄中学、河曲中学等校是忻州高中教育的品牌学校。这些学校成为老百姓心目中追求的优质学校,引领着忻州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向。
变化之二:高考成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7年高考达线率第一次摆脱倒数第一的位次,位于全省第9名,文理二本以上达线率13.49%;2008年排名第8;到2011年文理二本达线率19.78%,连艺体达线达到21.89%(省二本以上达线率是22.67%),而2004年全市二本以上达线率12.8%,比全省平均达线率26.01%低13.2个百分点,进一步缩小了与全省平均达线率的差距。2012年全市二本B以上达线4667人,达线率18.29%,录取率19.18%,比全省的平均录取率低3.26个百分点。从近年的录取情况看:2009年全市录取率达到50.29%(省55.3%),2010年达到61%(全省66.20%),2011年达到63.96%(全省67.3%),2012年达到62.6 %(全省67.89%)。录取率在逐年减少与全省平均数的差距。
变化之三:全市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为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2008—2010年三年高中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共投入9.92亿元,加上去年以来新建岢岚高中和其它高中进一步投入,十一五以来全市高中学校建设资金约达11.5亿元;保德中学、河曲中学、忻州一中、忻州田家炳中学基本达到现代化的标准高中学校。高中新课改以来,各校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多媒体教学基本普及,多数高中学校为教师配齐了笔记本电脑。基本实现了班班通,高中教师网上获取教学所需成为常态。十一五以来的6年是忻州高中历史上投入最多、面貌改变最快的6年。
变化之四:在内涵发展上迈出坚实的一步。2008年高中新课改以来,全市高中教师人数补充最多。从2008年到2010年参加市级培训的教师统计,教龄不足9年的平均达到46%,年青教师大量进入高中教师队伍改变了高中教师的结构,增强了队伍的活力。2008年以来是全市高中教师培训力度最大、得到制度保障较好的时期,每年的培训任务列入重点工作并成为市政府考核县级政府重要内容。一大批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骨干,以忻州一中为例,近年来的高考成绩,中青年教师所代的班普遍好于老教师。
按教育规律办学,2007年冬天我们提出规范高中办学,整顿补习班。从2008年开始,要求省级示范高中停办补习班,不分重点班、实验班,把教学资源优化集中到应届生的培养上。当年忻州一中、田家炳中学、忻州实验中学、忻州师院附中、忻州二中、忻州三中停办补习班,也不招收复读生,从2009年范亭中学、原平一中停办补习班,河曲中学、定襄中学补习班独立办学。经过几年的发展证明,停办补习班对于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特别是应届生的质量走出了关键的一步。2006年高考,全市应届考生占59.82%,达线人数仅占总达线人数的33.82%,到2011年,应届考生占75.75%,达线人数占到总达线人数的59.34%。今年占到达线总数的66.15%,全市2011年应届生达线人数比2010年增加1002人。6年来实现了应届生达线人数大幅增长。2012年全省考生361570人(其中应届生占总数72.61%)比上年增加21975人,其中往届生99077人,比2011年增加10017人,复读生挤占应届生达线份额已是必然。10年前的2002年全市应届考生占考生总数的45.4%,而二本以上达线占全市总达线数的33%。我市今年高考应届生文理达二本B以上2666人,达线率15.68%,较去年增加0.18个百分点,保持了较高的录取率,2本B以上录取2893人,录取率15.12%,2011年应届生2本B以上录取3011人,录取率15.67%,两年基本持平。其中今年高考录取2本B以上应届生占到我市录取数的59.8%。根据2012年省招办公布名校录取的17批名单中统计,我市一本A类名校的录取率0.51%,接近全省平均0.55%,排在全省的第六位,而我们与排名第5的运城比差0.07个百分点。说明我市高中学生在高考录取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忻州一中连续两年来保持应届生83%以上的达线率,应届生文理两科达线较去年增加的学校有:田家炳中学50人、繁峙中学31人、静乐中学13人、偏关中学12人、师院附中4人、定襄中学3人、代县中学1人。
变化之五:内联外交,形成开放办学的新格局。通过市级教研活动、校际联考等把全市高中学校紧密联系到一起,校际之间的交流互学、互比成为新的趋势。每次以市的教研活动,都有本市名师讲座,几年来以学科名师引领的教师互动交流通过忻州教育网高中频道广泛开展,每次校际联考后的成绩公布平台使学校能够了解本校的学情,教师能了解全市情况,能够与全市不同学科进行比较,发现自己所代学科长处与不足。
对外交往、向外学习、开放办学成新的发展趋势。忻州一中与兄弟地市的名校坚持十余年的高三联考,近年来不断加强与省内外名校的交流。忻州田家炳中学与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签订三年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开阔办学视野,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在北师大的帮助下完成了《学校发展规划》及《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2010年5月至2012的8月,中层以上领导15人赴北师大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分三批选派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参加北师大举办的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和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北师大先后20次派知名专家60人次来校对九大学科200名教师以听、评、说课、做示范课、专项讲座等方式进行了教学指导;北师大派知名专家特级教师10多位来校,分学科帮助高三年级全体教师制订针对性的复习计划,面向全体教师和高三学生做高考专项讲座10多场;北师大派10人次专家来校为全体教师、各年级家长分别做教科研指导、家庭教育指导达300余小时;田家炳中学派出语、数、外等学科的6名教师参加北师大基础教育实验学校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通过与北师大三年的合作,学校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去年和今年该校的高考成绩增幅明显,通过与北师大合作,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忻州师院附中利用师院的资源形成办学亮点,近年来在青少年科技大赛机器人项目上成绩显著。忻州实验中学利用忻州职技院的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忻州二中向新降中学等省内课改名校学习,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工和部分学生到名校学习,为本校的课改培植浓厚的氛围,该校课堂教学改革受到省教育学会专家的肯定,岢岚高中利用全县中小学教师与山西师大合作培训的机遇,今年上半年派出18名教师到山西师范大学脱产学习,未来3年参加培训的教师将达到70%以上。全市90%以上高中学校都有与市内外、省内外合作交流活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的高中教育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提高,但是,我们必须对高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对照《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党十八大要求并与兄弟市相比较,我们的问题明显,有些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的不好将会影响我市高中教育的发展提高,甚至有可能再一次被挤压到末位。
1.发展不平衡,高考成绩不能稳定提高。总体说我们的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发展不平衡,校际差距较大。8所省示范高中学校是我市较好的高中学校。忻州一中是我市的品牌高中学校,其余7所与忻州一中差距明显,虽然近年来省示范高中这个群体表现出了令人满意的办学活力,但是校际之间的差距有拉大的迹象。个别省示范高中总体办学水平提升缓慢;原16所非首批重点中学近年虽然有的学校也有较好成绩,如五台中学、繁峙中学、静乐中学、五寨光明中学、偏关中学等校,但总体的办学水平与8所省示范中学校相比差距较大。以2012年高考文理两科为例,8所省示范中学应届生二本B以上达线率占到全市达线总数的93%;农村高中和除忻州实验中学外的民办高中学校比16所非首批重点中学更差一些。从地域上看忻州城区集中了6大高中学校,招生数占全市的30%。2012年应届生达线占全市的78.13%,而忻州一中占到50.56%。宁武等4个县应届生达线是个位数,神池县是0。我市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引发了高中招生的择校热,择校热加剧优质生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优质生源的不均衡又推升了校际之间办学质量的差距。这是一个恶性反映,十分不利于全市高中教育的良性发展。
高考质量不稳定在今年表现的特别突出,全市文理两科二本以上达线人数比去年减少586人,二本B以上达线率比去年下降1.97个百分点。虽然今年全省达线率因考生增加2.2万人而降低,但我们降的幅度大于全省的平均率。二本以上文理两科,今年比去年达线人数减少两位数以上的学校是:忻州一中16人、忻州二中21人、忻州三中11人、忻州实验中学56人,范亭中学21人、原平一中22人、原平立达培训学校78人、定襄古城中学44人,五台中学61人、五台实验中学11人、代县二中22人、繁峙中学59人、砂河中学11人、静乐一中52人、五寨光明中学66人、岢岚中学21人、河曲中学19人、河曲文昌中学21人、保德中学21人、偏关中学44人,共19所学校,其中有6所学校去年校长变动,这6校下降总数291人,其中范亭中学21人、原平一中22人、原平立达中学78人、代县二中22人、繁峙中学59人、五寨光明中学66人、岢岚中学21人。占到近50%。
2.考生结构不合理。所谓考生结构是指参加高考的学生选择文、理、体、艺类的比例结构。长期以来,我市文理两科占比例大,艺体占比例小,直接影响了我市达线率的提升。2008年,全省艺体平均达到18%,我市只有9%,而阳泉是24.5%,太原是25.6%,晋中、大同达到15%以上。最近几年随着全省招生计划中艺体不断增加,以上几个兄弟市艺体比例大幅增加,而我市艺体考生只有10%左右。2012年太原市艺体考生达到37.98%(文史25.6%理工36.86%),超过了文理两类,而我市是10.58%。这样的考生结构严重影响到我市在全省高考录取中所占的份额。我们掌握的情况是近几年招生计划增长很大一块是艺术综合类。
为什么我市艺体类考生人数增长缓慢?首先是我市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水平低,高中学校办学无特色,导致人才培养没有达到多样化。第二是多数学校的办学不能做到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的需要,艺体教学是极其薄弱的环节,长期以来非文即理,况且我市的文科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第三,初中阶段开课不全,地理、生物、艺术体育等非中考科目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科目的师资设施短缺,教学质量低下,初中阶段严重的中考应试教育直接影响了高中教育和高考。这是忻州教育一个根深蒂固的顽疾。不解决将会长远的影响忻州教育的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开展的初中水平提升就是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扭转这个局面,使全市教育健康发展。推动全市教育再上新台阶。
3.补习生外流严重。2007年对全市的公办高中补习班进行了全面整顿,几所名校不再办补习班,不招收复读生。这几年凡是不办补习班的学校应届生质量明显提升,就全市2007年全市高考达线3628人,达线率13.49%,而当年应届生达线1463人,达线率9.34%,往届生达线2160人,达线19.28%,往届生达线占到总达线数的59.53%。当年我们更多的是依靠补习生打粮食,今年更多的是应届生出成绩。说明了当年我市示范高中取消复读班的政策是正确的,按教育规律办学是没有错的。今年全市达线减少586人,其中往届生减少513人,占到近88%,主要是减在往届生上。原平立达、定襄古城、代县二中、繁峙中学、静乐中学、五寨光明中学、偏关中学、五台中学是减少的大户。今年全省补习生人数增加,达线增加,而我市确相反,值得深思。2011年我市往届生6301人,占总考生数的24%。2012年6485人,占总考生数的25.1%,这两年往届生人数没有明显的减少。2009年全市往届11504人,占到总考生数的35%,2007年往届生11205人,占到总考生数的41%。往届生从2007年的11205人,减少到今年6485人,净减少4720人,从41%降到25.1%,粗略估计,去年有1500名左右达二本线和接近二本线的高分考生我们没有留住,流向外市。
全市补习生外流,导致往届生达线下滑,已经影响到全市高考达线的全局。分析其原因:一是几所独立的补习学校发展不尽如人意。忻州新希望学校虽然相对较好,达线人数逐年增加,但是没达到原来设想目标,即全部收纳忻州城区的高分补习生。原平立达学校连年下滑。二是定襄中学、河曲中学两所省级示范高中补习班虽然名义上分立办学,实质上还是本校管理,本校师资。这几年补习生达线没有明显增加,应届生质量提高缓慢,没有跟上全市转型发展的步子,思想认识落后保守所致。三是五台、代县、繁峙当年即2008年解决的不好,没有按要求独立办补习学校,延续传统。特别是代县二中连年滑坡严重。四是静乐、五寨、岢岚、保德、偏关虽然是今年问题明显,但形成问题不在今年一年。
如何破解补习生外流这个难题?会后我们要和有关县市进行专题商讨,拿出办法。总之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办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的要求,重视这个问题。
4.生源质量较差。今年的考生2009年入学时,全市500分以下的学生8724人,占41.72%,530分以上9032人,占43.19%。其中:600分以上1770人,占8.46%,580以上的3509人,占16.78%,分数是这样,隐藏在分数背后的是90%的学生初中阶段知识体系残缺不全。就是高分生中又有多少是初中复读生?近年来,初中复读之风越来越严重,有些县形成初中学校和高中争夺中考高分考生,导致高中招生质量下降。为数不多的高分生,一部分流向市直高中,一部分流向外地市,一部分返回初中复读,导致高中生源质量不高。初中复读危害极大!
5.教师不稳定。近年来青年教师大量进入高中学校,但多数不能在三年内入编,据2008-2010年参加市级培训的高一年级教师统计未入编的教师平均占到全体培训教师的13.8%,总人数420人,估计全市未入编的高中教师850-1000人,这部分教师极不稳定。很多人在高中任教师三年未能入编,外地市招聘教师而流入外地市,我们成为外地市教师的培训基地。
另外,高中教师的职称结构比例也不合理。高级职称没有,副高职称仅占18%左右,中级职称占35%左右,初级和无职称的占到47%。
6.高中办学特色发展,内涵提高上存在问题较多。当前,高中教育已经实现大众化、普及化,且普及的步子较快,高中教育的主要矛盾已不是学生规模的扩大,而是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内涵发展上不适应社会需求。特色办学是对高中的新要求,学校办出特色,给学生更多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机会,从而实现个性发展。我们的多数高中没有能跟上形势的变化,提高质量的思路不清,手段不多,方法不当,从而使办学陷入困境。有的学校生存都困难,谈何质量提高。
7.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未建立,严重影响着高中学校的正常运转。多年来,普通高中工资靠财政,运转靠收费,建设靠举债。高中学费自1997年确定下来,15年未变,所有公办高中入不敷出,寅吃卯粮,没有更多的收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办学走入低谜状态。全市普通高中共欠债达5.8亿元,所有的公办高中无一校不欠债。
8.高三教学研究不够,管理不力,复习资料过多过乱。高三教学多数学校由于缺少高水平的教师而不能针对学情和高考变化,制定和实施教学。有的学校全由代课教师发挥,多数校长对高三教学研究不够,只看考分,不抓教学或抓而不力。忻州一中冯校长说:多听高三一节课,就有可能多考一名大学生,这是他多年抓高三的实践而得到感性认识,不无道理。田家炳中学贾福明校长与高三学生签订高考协定,与高三学生谈话激励学生。有的学校越是高三后一学期,管理越松,导致高三乱象丛生。多数学校盲目使用教辅和练习试题,不加选择,只重练习的量大,学生落实不好,越考越差,越接近高考越乱,严重干扰了教学,今年忻州田家炳中学高考取得历史上最好的成绩,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一定要选好教辅、选好练习题,做到少而精,重在抓学生的落实,值得学习推广。
二、今后高中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一)思路
按照市委、市政府“3581”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和党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育、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根本要求,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任务,在谋划未来我市高中教育发展时要从一条主线三个线度出发:一条主线即稳步提升高中教育质量为主线,三个线度即坚持协调发展高中教育要适应忻州小康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普及。推动普职协调发展,确保到十二五末毛入学率达到93%;坚持内涵发展,高中教育要服务于忻州小康社会建设的新需求,要把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形成高质量、多样化、可选择的新格局;坚持科学发展,高中教育要满足于实现忻州小康社会建设的新企求,要把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整合优化高中教育资源,分类推进,分层要求,主体突出,名校凸显。突破优质教育资源增长的瓶颈,增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实现我市高中教育发展水平跻身全省中上游的目标。
(二)对策
十二·五时期,未来8年是我市高中教育发展重要的历史机遇期,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对教育事业负责的良知而发奋有力,不断进取。未来几年要以实施“四化一改”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高中办学水平,稳步提高高中教育质量。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推进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2008-2010年时期我市集中力量搞了高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高中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对照高中办学条件标准化的要求,我市高中学校的条件较差,距离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更差。办学条件是制约我市高中教育发展,质量提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未来几年教育部要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扶持力度,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提前摸底,逐校规划,推动市、县两级政府加大对高中的投入,突出部分县高中学校的整体改造。以县域内高中学校的整体改造带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标准化建设。特别强调的是:忻州二中、忻州三中、定襄中学、五台中学、原平一中、代县中学、代县二中、繁峙中学、宁武中学、静乐中学、偏关中学、五寨一中等校,县级政府要加大投入,整体提高办学条件,确保到十二五结束时,实现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化。
在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学校信息化的建设摆在优先建设的位置。要把实现高中教育信息化作为高中教育质量提高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建成数字化校园,实现信息化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促进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学校办学模式、教科研组织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2.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到特别重的位置来抓,教师的德行修养至关重要。教师要做“仁人志士”,“仁者爱人”,教师首先做仁人,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爱生动力,行为上表现出对学生浓厚的感情,有爱才有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是合格的教师。爱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要尊重学生,即尊重不同家庭背景出身、不同学业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自我发展需求,激发不同学生自我发展的潜力、愿望、兴趣。只有学生由自我发展进入自主发展,才有教育的成功。
教育要做热爱教书育人的“志士”。志向鲜明,情趣高尚,以育人为已任,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为自己的教育信仰。
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形成,不但需要教师个体加强德行修养,而且需要有组织长期的培育。
转变理念——由教为主变为学为主。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契机,首先要推动县级政府加强对高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解决高中教师代教过多,队伍不稳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探索高中教师能进能出的机制,激活教师队伍的生机。以新教师的补充,来淘汰不胜任教师为手段,打破平稳激发活力。第二,坚持不懈的培训现有教师。结合教育部重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课程标准实施,未来四年进行新一轮的赋有新意的高中教师全员培训,专家引领骨干教师集体备课为载体的教研式培训。第三,启动实施我市高中名师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未来五年,培养市级名师450名左右。配合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一批在省内有影响的卓越教师,成为我市高中教师的拔尖人才。第四,尝试与高校联合的高中教师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提高高中教师的学历水平。第五,探索建立市级“名师工作室”发挥我市现有的高中名师的作用,通过名师带徒来实现名师再培养,未来三年建成15-20所名师工作室,参加名师工作室学习的教师达到400-500人。通过定期面授、远程网络开展学科研讨、学案审读、集体备课、学术交流、视频教研等活动,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以解决教学中的困难为宗旨,形成高中教师学习型共同体。
3.步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第一是促进高中办学体制的多样化,依法促进民办高中学校提高,扩大优质资源;第二鼓励现有的一部分高中学校向综合高中方向发展,探索普高加职教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拓宽人才成长的渠道;第三,突出办学特色,形成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高中学校的发展应该十分注重特色发展,有特色学校才有品位、有特色才能有鲜明的办学风格。未来特色办学是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一大显著特征,各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的优势,找准形成特色的方向,即使在应对高考上,也要多元培养,根据学生不同的潜质,找准适合培养的目标,文理艺体外选择最合适的培养方向。其次高中学校还要关注各高校自主招生的要求和变化,有针对性的选择高校,建立联系,特别是与名牌高校的联系,在尖子生的培养与输送上要有新的突破点,高校招生制度正在慢慢的进入变革时代,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高校招生会有较大的变化。
4.管理水平,促进规范办学。学校管理水平不高是我市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办学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各校要根据实际,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重在用制度来管事管人,通过民主管理来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把具体的事情,小事做实、做好,积累起管理中的执行力,做到事事有人管,责任到人,形成学校管理的精细化。
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学校的管理要继续完善,引导自主发展,提出任务,找准目标,形成比较发展的平台;维护教育秩序,推动特色办学,促进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从明年开始,对高中学校年度考核评估,促进高中学校的规范化办学。强化质量监控,完善对高中学校办学质量和高考质量的考核办法。同时每年要对“四化一改”年度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情况通报,列入每年教育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中。
5.步深化高中课改,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中办学的核心任务。山西省新一轮高中课改从2008年开始,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呈现出进一步纵深发展有态势,我们要把握课改的大势,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折不扣的完成国家课程方案,开全开足国家课程,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开设更丰富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高中课改要抓住几个关键点进一步深化。第一是校本教研集体备课,保证教学低线的落实;第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先学后教,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提出问题,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特点的新型课堂教学,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大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教师要树立人才观念,尊重学生选择,鼓励学生特长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上一本名校是人才,二本是人才,三本是人才,高职高专同样也是人才。人才永远是分层的,多样的。
编辑:代县中学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山西省代县中学校 特此声明。